时间: 2024-05-25 08:59:04 | 作者: 球磨机设备
2012年9月公司在清华科技园注册成立,现公司位于启迪之星(北京·八家)基地。
2013年3月公司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原“热能工程系”)合作开发了在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内,从高温度高压力气体中换热产生过热蒸汽的技术和装置,申请了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
2014年7月《以压缩空气为蒸汽换热介质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及装置》项目获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
2019年5月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发明专利“一种从高温度高压力气体中获取过热蒸汽的装置”获得第三届中国节能环保专利奖一等奖。
2019年12月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多元有机废物湍动流化床高效气化焚烧处理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上海作为一个拥有24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自2020年1月20日确诊首例输入性新冠病毒病例以来,很好地控制了疫情的发展,没再次出现疫情社区流行,没有医务人员感染,目前确定诊出的病例的治愈率达到了80%。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简称上海公卫),是此次上海确诊病人定点收治的主战场,承担了上海市八成以上新冠病毒患者的救治工作。
骄人战绩的背后,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战斗在战“疫”的第一线,全员取消休假,持续工作至今;他们全力坚守战“疫”的最后一道防线,每天与病毒“亲密接触”,誓将它们消灭彻底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上海公卫焚烧炉运营团队!而这个团队是由来自启迪之星(北京)的企业——北京一亚高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组成的。
公司拥有一支来自清华大学的科研队伍作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及清华大学的最新研发技术成果信息,并投资将其转化。技术和业务覆盖工业废物、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市政污泥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和余热利用,以及太阳能光热发电等能源环保领域。
新冠疫情期间,医疗垃圾日处理量约为4吨左右,是平时处理量的2倍;焚烧炉运营做到了新冠医疗废物不过夜,即到即烧,日产日清。
自上海公卫启动新冠病毒疫情应急响应以来,焚烧炉运营团队全体人员主动放弃休假,放弃与亲人团聚,夜以继日坚守在工作岗位。
为了立即处理医院产生的新冠医疗垃圾,运营团队调整工作安排,克服人员不足等困难,将以往的焚烧炉两天一清改为当日即清。
公司领导也格外的重视疫情期间焚烧炉的运营工作,从公司层面给与最大限度的支持。公司CEO春节期间两次奔赴焚烧炉运营现场,与上海公卫领导及相关专家深入探讨新冠期间焚烧炉的运营管理工作,并对运营团队进行看望慰问和工作指导。
目前整个团队已持续工作达3个月。一亚高科人用自己的敬业精神、坚守与付出保障了焚烧炉的连续、稳定运转,保障了新冠医疗垃圾的及时、安全处理,解决了医院的后顾之忧。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上海市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内部建设医疗垃圾处置项目的医院。2003年非典期间,上海公卫中心筹建,一亚高科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长聘教授张衍国团队承建了当时上海公卫中心的回转窑医疗废弃物焚烧项目。经过十几年的运行,两条焚烧线年正式退役。新的焚烧项目向社会公开对外招标,一亚高科与北锅环保合作中标新焚烧项目的建设。两条日处理医疗垃圾12吨的无害化焚烧系统,采用了一亚高科的气化式回转窑焚烧技术,能够完全满足在医疗废弃物性质、成分及热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医疗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及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该焚烧炉EPC项目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医院实现了医疗废弃物“全闭环”式管理,达到了“自产自清”和“即产即清”的目的。这也是上海公卫在新冠疫情期间,面对医疗垃圾包装运输防护升级、产量激增、种类增加、热值变化大等情况下,能够从容应对、及时安全处理的主要原因。
当前,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国内的战“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面临境外输入的压力巨大。
战“疫”仍在继续,面对疫情,防控不能松懈。一亚高科焚烧炉运营团队始终和上海公卫的白衣天使们并肩战斗,一起坚守,用他们的专业和敬业继续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